你開始給毛孩吃鮮食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呢?
很多人會有錯誤的認知,以為吃鮮食就會百病不生,箇疾全消。
天然的食物只是健康的基礎,要有健康的身體還需要整套天然的照料模式。
這篇文章是2013年寫的,那時是看到某本寵物的雜誌的文章,可惜現在原文已找不到了。現在再修訂一下,借用雜誌文章的圖片,因為覺得它很傳神。
小時候我們一群蘿蔔頭常在地上爬來爬去,玩泥巴,手抓什麼就把嘴巴塞,那時常聽父母長輩說「拉塞呷,拉塞大,拉塞呷,拉塞肥」(台語)
換做現代受過知識的父母一定不以為然,怎麼可能讓小孩在地上亂爬,亂撿東西吃~而毛小孩也是,有的人從不讓毛小孩在地上走,因為覺得會沾染上各種病菌。
Too Clean~太乾淨的保護,會有什麼問題?
現在的小朋友(毛小孩也是)有愈來愈多文明病,各種研究也紛紛出爐,這篇文章所探討的是因為衛生條件的發展進步,過度乾淨的環境,讓身體中自然存在的寄生蟲、微生物都被消滅了,而產生一些如IBD、發炎、過敏、自體免疫的疾病,甚至是自閉症也被認為跟在母體子宮內的環境有關。有些研究也開始發現,農村中牛棚、豬舍這些含有豐富的微生物,常接觸的小孩都比較不會過敏,從小就與寵物一起生長的嬰兒,甚至家中寵物多的彼此舔來舔去,也會減少過敏與氣喘的機會。
如果我們宏觀回望一下:70年來,免疫失調的患病率增加了,問題其實是:我們為何如此容易出現炎性失調? 我們現代化的免疫系統怎麼了?進化給人們提供了合適的答案。 科學家一再觀察到,生活在古代——充滿了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環境中的人們,很少患炎性疾病。
人類進化始終有寄生蟲的陪伴。很多專家都認為我們賴以存活的免疫抑制要靠這些食客們提供。 除掉它們將使人類更易產生炎症。有些科學家正在進行更徹底的計策:預先在人體內重新注入「家養」的寄生蟲——專門為糾正我們偏離正軌的後現代免疫系統培養出的小蟲子。這聽起來像是瘋狂的西方科學家會做的事,先破壞,再搞建設。其實,就回歸中醫思想,把身體想成一個小宇宙,本來就不要過度干預,不要先除蟲再來植蟲,應該是法於陰陽,合於術數,道法自然,這個小宇宙才會是和諧且平衡的。
「太乾淨」與特應性疾病的關聯,主要與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有關。這個理論認為,現代社會過度衛生,導致免疫系統缺乏適當的刺激,使得特應性疾病(如過敏、氣喘、特應性皮膚炎)發病率上升。
寵物(特別是狗和貓)也可能受到「太乾淨」的影響,增加過敏和免疫系統相關疾病的風險。 這與人類的衛生假說類似,過度無菌的環境可能讓寵物的免疫系統失衡,導致過敏、特應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食物不耐症、氣喘等問題。
過度清潔對寵物的影響
1.免疫系統缺乏適當刺激,增加過敏風險
狗和貓的免疫系統也需要與環境中的微生物互動,才能學習分辨「真正的敵人」。
現代寵物生活在高度潔淨的環境中,接觸的細菌變少,導致免疫系統開始過度反應,進而對無害物質(如花粉、塵蟎、食物)產生過敏反應。
結果皮膚搔癢、紅疹、耳炎、打噴嚏、流眼淚等特應性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研究發現,從小在農場長大的狗,比城市裡的狗過敏風險更低,因為牠們接觸更多微生物,免疫系統較平衡。飼養多隻寵物的家庭,狗和貓的過敏風險較低,因為牠們彼此傳遞細菌,讓免疫系統獲得適當的訓練。
2.過度洗澡可能破壞皮膚屏障,導致過敏與感染
狗的皮膚只有3-5層角質層(比人類的10-15層少得多),所以過度洗澡可能會破壞皮膚的天然保護層,導致乾燥、發炎,甚至增加細菌或酵母菌感染的風險。
短毛狗的洗澡頻率建議每 1-2個月 一次
長毛狗的洗澡頻率建議每 3-4週 一次
有皮膚病或異味的洗澡頻率:依獸醫建議(特殊藥浴)
3.過度使用抗菌產品可能影響腸道健康
許多家長習慣頻繁消毒寵物的環境,例如使用強效清潔劑拖地、給狗洗腳、使用化學抗菌噴霧等。
但這些清潔劑可能會影響寵物接觸自然微生物的機會,甚至影響腸道菌叢的平衡,增加過敏或免疫問題的風險。
腸道健康與免疫系統密切相關,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可以幫助調節免疫反應,減少過敏發生率。這些在社團中都已有不少資料可參考。
如何幫助寵物建立更健康的免疫系統?
1.避免過度清潔:
不要頻繁洗澡,使用溫和、不含刺激性化學成分的洗毛精。
讓狗狗自然風乾,減少熱風吹乾造成的皮膚乾燥。
刷毛比洗澡更重要!可以清潔毛髮並促進皮膚健康。我們喜歡乾淨的衣服和空氣清新劑,但狗狗其實透過熟悉的氣味來感到安心——包括牠們自己的氣味、主人的味道,甚至是牠們最愛的舊毯子。太頻繁清洗牠們的床鋪或使用強烈的香味產品,反而可能讓狗狗不安!
2.增加環境中的微生物多樣性:
讓狗狗有機會到戶外散步、滾泥巴、接觸草地,不要過度保護牠們不沾染泥土。有庭院的家庭,可以讓狗狗接觸自然土壤,而不是一直待在室內。狗狗主要是透過鼻子和嘴巴來探索世界,如果環境過於無菌,可能會影響牠們的自然行為和嗅覺本能。
3.提供健康飲食,維持腸道菌叢平衡:
高品質天然飲食(避免過多加工食品、人工添加物)。
適量益生菌或發酵食品。餵食益生菌的狗,比未補充益生菌的狗更少皮膚過敏問題,顯示腸道微生物與免疫調節有關。
Omega-3 脂肪酸(如魚油)可減少發炎反應,改善皮膚健康。
4.減少抗菌產品的使用:
除非必要,不要使用強效消毒劑拖地,可以用溫和的天然清潔劑。狗狗經常躺在地板上、舔爪子,可能會吸收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也不要過度使用化學抗菌噴霧或消毒濕紙巾擦拭狗狗的身體。
就像人類一樣,毛孩的免疫系統也需要適當的「訓練」來發展健康的免疫反應。
To clean,而非Too Clean。過度清潔可能會增加寵物過敏、皮膚病、腸道問題的風險,適度接觸環境、維持腸道健康,才能幫助牠們建立更好的免疫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