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C
New York
星期日, 4 5 月, 2025

Buy now

spot_img

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早逝,毛小孩還可吃一輩子?

以下幾項超加工食品,有哪個讓你感到驚訝嗎?

  • 蛋糕、糕點和餅乾
  • 薯片
  • 超市麵包
  • 香腸、漢堡、熱狗
  • 即食湯、麵條和甜點
  • 雞塊
  • 魚條
  • 水果乳酪和水果飲料
  • 人造牛油和抹醬
  • 嬰兒配方奶粉

等等,先別驚訝,先來看看這篇熱騰騰出爐的論文。

根據《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一篇研究論文(https://www.ajpmonline.org/article/S0749-3797(25)00072-8/fulltext),針對8個國家/地區因食用超加工食品而導致早逝進行研究,在英國和美國,「超加工食品」佔卡路里攝取量的一半以上,14%的早逝可能與它們造成的危害有關。在哥倫比亞和巴西等「超加工食品」攝入量較低(低於20%卡路里攝取量)的國家,研究估計這些食品僅與約4%的早逝有關。

所謂超加工食品,根據廣泛採用的NOVA食品分類系統定義,是指那些經過多重工業加工程序製成的食品。它們通常含有多種從食物中提取或實驗室合成的成分,例如高果糖玉米糖漿、氫化油、麥芽糊精、分離蛋白等,而原始的、完整的食物成分則非常少或甚至沒有。

為了提升適口性、延長保質期及降低成本,這些食品常添加大量的糖、鹽、不健康脂肪,以及各種食品添加物,如人工色素、香料、甜味劑、乳化劑、增稠劑、抗發泡劑等等,這些成分在一般家庭廚房中很少見。

這份近期的研究統合了近千萬參與者的數據,發現高超加工食品飲食模式與至少32種不良身心健康結果相關。本次研究的主要作者,Eduardo Augusto Fernandes Nilson博士強調「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影響,已超越其高鈉、高反式脂肪、高糖等單一營養素的衝擊。工業加工過程本身對食物結構的改變,以及大量使用的人工添加劑,都可能產生獨立或協同的負面效應。」

再回到一開始提問的,常見的超加工食品中,最下方的嬰兒配方奶粉。嬰兒配方奶粉會被歸類為「超加工食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包含多道工序,遠離原始材料:例如去除牛奶中的脂肪與蛋白質、加入植物油(如棕櫚油、菜籽油等)作為脂肪來源,使用脫礦物乳清、乳糖、玉米糖漿固體等重組成分,添加合成維生素與礦物質。這些處理大幅改變了原始牛奶的結構與成分。

2.含有人工添加物:為了模擬母乳成分、提升保存性與外觀,配方奶粉常添加許多添加物,包括乳化劑、人工香料、人工合成營養素、抗結塊劑。

3.商品化及長效保存:超加工食品定義中的一大特徵是產品被設計為可長時間儲存(常常高溫殺菌或噴霧乾燥)、工業規模大量製造、可快速沖泡方便使用與自然哺育的即時性與生物多樣性完全不同。

4.不具天然食物完整性:雖然聲稱「模擬母乳」,但缺乏母乳中的活性免疫因子與酵素,無法複製母乳隨寶寶需求改變的動態特性,實際上是以「營養配方」替代了「完整食物」。

為何這很重要?研究指出,嬰兒時期暴露於超加工食品可能會改變腸道菌群發展,影響長期味覺偏好及提高日後肥胖與代謝性疾病風險。

聽起來是不是似曾相識?嬰兒配方奶如果都是基於科學,不是該讓嬰兒喝一輩子嗎?為何被定位為母乳替代品,非唯一長期食物來源。僅用於母乳不足、無法哺乳等過渡情境。且醫療與營養共識明確,六個月後需添加副食品,學齡前逐步轉為自然飲食,講究多樣性與自然食物。

那麼同樣的邏輯,一樣是超加工食品的寵物飼料與含添加物的罐頭,為何就被鼓吹成科學餵養,讓毛小孩吃一輩子?飼料之於犬貓被推銷為主食、全營養、終身唯一食品。被包裝為「科學設計、獸醫推薦、營養均衡」。長年餵食單一口味、單一品牌、單一形式。很多飼主反被教育「不要亂換,換食會造成腸胃不適。」

人類連嬰兒開始都不會一輩子只喝奶粉或單一配方的食品,憑什麼貓狗一輩子只能吃飼料罐頭超加工食品?

為什麼只要談到犬貓飲食,就被灌輸「不要亂換食物」的恐懼?

同樣是實驗室營養配方,為什麼嬰兒要加副食品,毛孩卻被禁止?

毛孩,只是長了毛而已。

其他的,與我們並沒有不同。世界上沒有一種生物,被規定應該吃實驗室配方一輩子。除了短時間被要求爆毛,長肌肉,追求換肉率的經濟動物外。

Previous article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