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C
New York
星期五, 5 9 月, 2025

Buy now

spot_img

犬貓胰臟炎及併發症的營養管理

胰臟炎是許多犬貓常見的疾病,但仍有很多狀況不一定是吃高油脂飲食引起,現在有愈來愈多文獻佐證這個觀點。實驗上可以靠極端高脂誘發胰臟炎,但在自然狀況下,狗狗要光靠飲食脂肪吃到胰臟炎的門檻並不容易,臨床病例往往有其他共病或誘因。

在2024年的研究中也特別指出,目前缺乏關於犬貓「自然發生胰臟炎」的營養管理的研究。

但是若被不明因素或疾病誘發了胰臟炎,在營養上要如何管理?這篇2024年的研究「犬貓胰臟炎及併發症的營養管理(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569533/)

也整理了以下重點:

1.歷史上,脂肪一直被認為是胰臟炎的關鍵營養素;然而,其他營養素和飲食因素,包括能量密度、消化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纖維,對患者也同樣重要。

2.在貓胰臟炎的管理中,蛋白質顆粒大小可能比飲食脂肪更重要。低脂胃腸道飲食通常被推薦用於犬胰臟炎的初始治療,而水解飲食通常被認為是貓胰臟炎的一線飲食。

3.是否存在合併症也可能改變營養建議。當多種疾病同時發生時,建議優先考慮針對最危及生命的疾病或對生活品質影響最大的疾病的飲食策略。

4.許多患有胰臟炎的犬貓,只要沒有嚴重的合併症,可以恢復到診斷前的飲食或其他商業維持性飲食。

5.對於胰臟炎復發的犬,可優先考慮長期使用低脂飲食。

以往多認為胰臟炎需要禁食,現在則認為發現滿足犬貓每日能量需求至關重要,以避免能量負平衡,對胰臟產生有害影響。對於貓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容易發生肝脂肪變性,而導致預後惡化。 如果無法滿足全部能量需求,應優先提供一些營養,而不是完全不攝取營養。

因此只要能吞咽、不劇烈嘔吐,越早少量多餐越好。而提供溫熱的食物、維持安靜環境、用手餵、溼潤的食物,先讓牠願意開口進食,都十分重要。

至於營養素的重點,作者認為:

1.脂肪:一些營養師建議在診斷出胰臟炎之前將狗的飲食脂肪減少 50%。這項建議沒有科學依據,但有傳聞顯示這種方法在許多情況下是有效的。有趣的是,一項針對健康犬的研究並未顯示膳食脂肪對胰臟損傷血清生物標記cPLI(例如犬胰臟脂肪酶免疫反應性)有顯著影響,這質疑了胰臟炎犬飲食中應重點關注飲食脂肪的必要性。

目前尚不清楚胰臟炎犬是否會出現類似的結果。膳食脂肪在貓身上的作用甚至更不明確。對於貓,應根據具體情況考慮膳食脂肪。

2.蛋白質:對貓而言,完整蛋白質比遊離胺基酸更能刺激胰臟分泌。 因此,通常建議貓咪食用水解蛋白飲食,因為它們可以減少胰臟分泌。這可能是因為完整蛋白質能夠作為分解膽囊收縮素釋放因子的蛋白酶的受質。水解蛋白飲食對貓的另一個好處是其消化率更高、抗原性更低,如果存在慢性腸道疾病 (CE),抗原性可能更有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貓咪治療性水解蛋白飲食有限。因此,如果貓不接受這類飲食,則應優先考慮一些營養,而不是嚴格遵守水解蛋白飲食。

3.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和蛋白質相比,碳水化合物對胰臟的刺激作用較小。如果有葡萄糖抗性或明顯的糖尿病 (DM),可能需要減少一些碳水攝取量。

4.纖維:嘔吐或逆流病例應避免食用富含黏性纖維的飲食,因為它們會減緩胃排空。益生元纖維有助於恢復腸道菌叢失調。

慢性胰臟炎 (CP) 與急性疾病的區別在於,CP被認為是一種漸進且不可逆的過程。 CP的營養管理與急性胰臟炎並無顯著差異。作者認為,許多患有急性疾病的犬隻不需要長期低脂飲食;然而,容易反覆發作急性胰臟炎 (CP) 的犬隻可能受益於長期低脂飲食,特別是體質容易復發及有高三酸甘油脂的犬隻。

胰臟炎其實常會合併其他疾病出現,有可能繼發性糖尿病 (DM) 或胰臟外分泌功能不全 (EPI)。這些疾病的飲食治療方案如下:

1.高三酸甘油脂血症:作者建議測量犬的血清三酸甘油酯水平,並認為血清三酸甘油酯濃度>600 mg/dL時需要進行治療管理。一項研究指出,市售低脂飲食可有效降低高三酸甘油酯血症迷你雪納瑞的血清三酸甘油酯濃度,並修正脂蛋白譜。

首先可飼餵低脂飲食或選擇脂肪含量減少50%的飲食。如果空腹三酸甘油酯未恢復到正常範圍,則需要進一步減少飲食中的脂肪,這可能需要飼餵由認證獸醫營養師配製的超低脂自製飲食。

另外,Omega-3可作為輔助;研究顯示低脂+Omega-3的組合對雪納瑞高脂血症的TG/TC下降更理想。

2.慢性腸病(CE):犬貓慢性腸道疾病依治療反應可細分,其中約三分之二的病例為食物反應性腸道疾病。飲食管理需要反覆試驗,以確定最有效的策略。

除了成分之外,在某些情況下,脂肪和纖維的濃度也可能是優先考慮的。多項研究證明富含纖維的飲食對患有大腸症狀的動物有效,並且小腸疾病中也有類似的用途。

低脂飲食可能對某些慢性腸炎 (CE) 病例有益,例如淋巴管擴張症,或小腸脂肪消化吸收減少,導致未消化脂肪進入結腸,從而導致分泌性腹瀉的病例。

減少脂肪是急性胰臟炎和某些CE病例的一種重疊營養策略,因此,在管理患有這些併發症的犬隻時,應優先考慮飲食脂肪。

膳食脂肪似乎不會影響患有慢性腹瀉的貓的預後,因此對於患有CE 的貓來說,膳食脂肪可能不太重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貓尚未得到最終診斷。

3.貓「三聯炎」(胰臟炎+膽管炎+慢性腸病):先讓牠願意吃很重要(厭食很常見),住院期多用高消化、溫和的胃腸配方;回家後慢慢轉向低抗原/水解蛋白。進食意願低時,寧可先讓牠肯吃,評估補充鈷胺素、維持血鉀在正常範圍有助食慾。

4.貓EPI(胰外分泌機能不全):體重下降最常見;77%會缺鈷胺素,補充後反應更好。高消化、非高纖的餐(纖維會抑制外加酵素活性),少量多餐避免腸道負荷,按醫囑補充口服胰酵素,並監測糞便成形度與體重調整,鈷胺素(±葉酸)依驗血補足;如凝血異常、由獸醫評估是否需維生素K。應避免經驗性補充維生素A和D,因為過量服用可能有害。

5.CKD(慢性腎病)合併胰臟炎:許多腎臟病飲食中脂肪含量很高,因此管理患有CP和CKD的狗可能具有挑戰性。在這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餵食低脂飲食,同時適當降低磷(針對 CKD)和蛋白質(針對蛋白尿)。這可以透過選擇低脂到中等脂肪的腎臟飲食或選擇可能不是針對腎臟疾病銷售的飲食來實現,但在其他方面符合所需的營養成分。

同樣,對於同時患有 CKD 和胰臟炎的貓,應盡可能優先餵食低磷水解蛋白飲食。

6.糖尿病:同時患有胰臟炎和糖尿病的犬貓,整體餵食策略以選擇具有適當熱量密度的飲食。

對於狗,選擇飲食時,是否存在中度至重度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是下一個要考慮的主要因素。

對於同時患有胰臟炎和糖尿病的貓,應考慮餵食低碳水化合物、有限成分的飲食。如果胰臟炎的臨床症狀不明顯,則可能不太優先考慮有限成分的飲食。

住院期間可遵從醫囑餵食適當的食物,而出院後,應避免胰臟炎或其復發相關的風險,包括突然換食、攝取不常見食物、垃圾和餐桌上的殘羹剩飯,並應注意肥胖問題。

參考來源:Cridge H, Parker VJ, Kathrani A. 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pancreatitis and associated disorders in dogs and cats. JAVMA, 2024.

DOI: 10.2460/javma.23.11.0641


同場加映


不想吃難吃的處方飼料?你有更多鮮食的選擇,胰臟疾病補充鮮食可至此處購買 

犬貓疾病補充鮮食詢問:[email protected]

#最齊全的犬貓天然鮮食專賣

毛手毛腳毛孩專門店實體門市

https://www.furkidshop.com.tw/about/content/7/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